蚂蚁向外生长
6月13日,蚂蚁集团发布了2023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下文也称“ESG报告”)。
由于蚂蚁集团目前没有上市,没有常态化的财报披露,这一份报告是外界观察蚂蚁战略和业务最重要的一扇窗口。
从阿里集团每个季度的财报,可以简单推算蚂蚁的利润水平。财报数据显示,蚂蚁过去几年的利润基本保持平稳。但在利润之外,我们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4年前,蚂蚁集团把名称中的“金融服务”改成了 “科技”。这其中的信号非常清晰,蚂蚁集团把对增长的展望放在金融业务之外,希望通过互联网和科技的力量,从继续为社会解决普惠问题的角度出发,找到新的价值支撑,再造自身。
如今,蚂蚁的增长动力是否已经真正转变?ESG报告可以给我们部分的答案。
01 AI何以“优先”
最新的ESG报告里,有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数字,2023年蚂蚁集团研发投入高达211.9亿元,维持了多年的增长势头,再创历史新高,也继续保持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前列。
超过200亿的研发投入去了哪里?报告透露的信息很清晰——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要素技术。在前不久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蚂蚁集团的董事长兼CEO井贤栋也曾透露,蚂蚁的技术战略,未来十年都将聚焦上述两个方向。
“AI优先”被蚂蚁确立为新的战略。考虑到在当下市场对AI的实用性尚没有十足信心,蚂蚁把AI放在战略优先位置,这种笃定似乎意味深长。
蚂蚁的计划是,在三个核心方向,推出大模型商业化应用。这三个方向分别是金融服务、医疗服务、生活服务,它们均植根于蚂蚁既有的生活服务生态之中。
在医疗方面,蚂蚁从去年就已经开始探路。蚂蚁和浙江卫健委联合推出了名为“安诊儿”的AI就医助理虚拟人,可提供诊前咨询、导诊、报告查询、医保,已经为浙江省内的近百家医院提供了超过150万人次的服务。
而支付宝的医疗应用场景本身就在迅速扩张。截至2023年已有5.3亿人用支付宝预约看病和用医保支付,比上年增长约1亿人,是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保支付平台。而AI就医助理,意味着支付宝上的医疗服务,还有综合演化的新可能。
当其他竞争者比拼谁家的大模型懂得更多、对话更智能的时候,蚂蚁采取了一个差异策略:优先抢占AI的应用场景。
一直以来,“场景”是蚂蚁的主要护城河。蚂蚁一直希望自身产品和服务着眼于满足社会的具体需求,场景的背后,都是真实的社会需求,而满足需求的过程,就是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和蚂蚁自身商业价值的过程。
以前蚂蚁通过为交易行为提供信用和便利度支持,成功树立了“网购就用支付宝”、“买单就用支付宝”等场景的认知。未来,蚂蚁还能不能让更多人树立并且持续强化“看病就用支付宝”、“理财就用蚂蚁财富”这些认知?成功的关键,可能就是置于应用场景中的AI大模型。
2023年,蚂蚁基于理财服务平台开发了AI金融助理“支小宝”,到今年4月已经有1200万用户体验过。这一AI产品的应用价值在于教个体投资者对投资选择形成专业的判断,对于每只“基”学会问正确的问题。它能够为用户提供个人定制化的行情分析、持仓诊断、智能保险理赔等服务。
蚂蚁目前的另一个AI应用,是今年4月开始灰度测试的支付宝智能助理。这一应用聚焦生活场景,泛用性更强一点,从支付宝主页面下拉激活,将支付宝平台中极度多样的服务项,用智能语言交互的方式来实现,无论是点外卖,还是订机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都可以轻松搞定。支付宝生活服务场景的体验,由此实现迭代和升级。
这些AI应用,植根于蚂蚁长期深耕的生活服务、数字互联领域。技术的升级,带来了服务能力的升级,纵向提升了支付宝的价值链。同时,它们也继承了蚂蚁的企业基因,即注重具体的商业场景,通过解决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创造商业价值。
蚂蚁之所以坚定“AI优先”,一方面是因为蚂蚁的技术积累和场景优势,另一方面,也源于AI应用在提升支付宝活跃度上的商业潜力。最新测试的“支小宝2.0”,已经有1200万用户体验,“支小宝”等AI应用在用户增长上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AI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蚂蚁选择了一条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驱动的AI发展路线。井贤栋说,“我们期待AI像扫码支付一样便利每个人的生活”。从互联网时代到AI时代,蚂蚁正在重塑自身的商业想象力。
02 数据要素,价值何在?
在蚂蚁对未来的展望中,“数据要素技术”的地位几乎与AI平起平坐,成为破局的关键之一。
在政策层面,国家对数据要素非常重视。2020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定义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今年,发改委《“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指出,数据要素应与其他生产要素协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然而,就整体市场而言,数据要素的价值却远未充分涌流。数据和其他要素的协同,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在大厂中,蚂蚁格外重视数据要素,蚂蚁希望能够打通数据要素流通和应用的若干关键节点,这也成为蚂蚁强化自身2B服务业务的关键突破口。
早先出于自身金融和支付系统的需要,蚂蚁很早就围绕数据要素展开技术研发,集中投入的关键技术包括分布式数据库、云原生、区块链、隐私计算、安全科技等等。
这些技术在金融场景里已经被充分淬炼。而现在蚂蚁要探索的是:这些技术在金融领域之外,还有哪些应用场景?金融不是价值的终点,蚂蚁更广阔的未来,是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千行百业。
最新ESG报告显示出非常积极的信号,蚂蚁数科和OceanBase这两块主要的技术商业化业务,正在实现更广泛行业的商业化落地。
其中,OceanBase分布式数据库业务已经在国内金融行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第一,并在2023年充分从金融行业出圈,与互联网、消费、通讯等行业的企业合作。OceanBase服务的企业用户数,从2022年底的400家,增至2023年底的超1000家。
ESG报告还首度披露,蚂蚁数字科技板块已累计服务13000家企业。该板块主要提供基于区块链、物联网、隐私计算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克服数据的流动阻碍与成本难题。
蚂蚁新近把“数据要素技术”提高到10年期战略的高度。2024年3月,蚂蚁进行了一次大的组织变革,为蚂蚁数字科技、OceanBase、蚂蚁国际三个业务设置独立的董事会,谋求数据要素技术和国际化新业务的长远发展。
在这些新业务中,蚂蚁需要为自身和产业解决数据要素破局的共性问题。诸如政务、医疗、金融、市场营销等系统,当中存储了海量的用户隐私数据,只有在保障隐私的同时实现数据的分析和共享,才能真释放数据的价值。而这样的需求,也为隐私计算技术提供了广泛的商业化机遇。
一个最新的业务事实是,蚂蚁集团成立了密态计算公司——浙江蚂蚁密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密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数据跨云跨端低成本可信流通。
观察蚂蚁在数据要素领域的商业化进展,不难看出它们背后是蚂蚁一贯的企业基因,业务发展植根于对社会具体需求的觉知。蚂蚁在2023年度的ESG报告中,给数据要素分配了更显著的位置。其中,蚂蚁希望数据要素技术更深度地进入实体行业,不断强化技术普惠性。“我们期待数据价值的流动像自来水一样即开即用,让每一家小微企业都能能够共享到数据价值的红利,”井贤栋在报告的致辞中指出。
03 支付宝走出支付
对今天的蚂蚁集团而言,支付宝App仍然是最核心的战略资产。AI技术的革新在发生,但支付宝APP始终是最基础的实现场景、流量池和数据来源。
除了成长为原生的AI应用,支付宝的应用领域也在横向延伸。最新的ESG报告显示,支付宝平台上的商业生态,也正在进化。支付宝已经走出支付和金融,走向更广阔的原野。
2023年,蚂蚁集团提出新战略,支付宝的未来应该“双飞轮”驱动——所谓“双飞轮”,指的是数字支付和数字互联。
数字互联,是支付宝新增长曲线的来源。支付宝已经是国民级的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即便抛去支付用途,支付宝的生活服务用户依旧有数亿规模。截至2023年底,支付宝已经上线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一网通办”服务,累计服务用户数超6亿;超过8亿人用支付宝处理公共服务事项,如查社保、查公积金、交水电燃气费、刷公交地铁等;5.3亿人用支付宝预约看病和用医保支付。
事实上,在支付和金融之外,支付宝的办事心智已经很强。但支付宝接下来要攻坚的重点,是包括各类实物和内容消费场景在内的更广泛的生活领域。支付宝需要不断满足更加多元的消费者与商家需求,由此获得流量和数据的增量,并反过来驱动自身的能力提升和技术进化。
过去一年,支付宝平台最为显著的进展是小程序业务和内容生态的增长。
其中,支付宝商家小程序的年成交额,在2022、2023两年高速增长,增幅分别为49.2%、68%。至今有427万商家通过小程序等平台工具实现数字化运营的提升。
支付宝上的内容生态也开始起势,“搞钱”特色的内容活跃度有显著提升。《支付宝平台商业活力报告》(2024.4)指出,在最近半年内,泛财商主题的短视频播放量增长了18倍;目前有超150家基金公司、券商在蚂蚁财富号上发文章;而支付宝平台上的直播间数量,在近一年内增长了14倍。
平台内容和商业生态的丰富,反过来带动了广告业务。2023年,支付宝平台的可投放流量规模增长1倍,活跃广告客户增长了4倍。支付宝正在“互联网化”,而对蚂蚁集团而言,互联网业务也成为支付和金融之外,新的营收增量来源。
近年来,蚂蚁集团业务的另一个重大亮点,是全球化。ESG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Alipay+已经连接了全球25个移动支付合作伙伴,覆盖了超过15亿的海内外账户。最新数据显示,Alipay+连接的钱包数已经达到30个。蚂蚁旗下的万里汇为全球超100万家跨境中小企业服务,实现“一个账户卖全球”。蚂蚁旗下的万里汇为全球超100万家跨境中小企业服务,实现“一个账户卖全球”。全球化正在为蚂蚁贡献更大业务增量,而支付科技也成长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明星赛道。
04 结语
最近几年,全球性的AI革命,和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深度调整同时发生。所有的企业都面临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企业尤其需要深思的是,对“商业机遇”的判断,是否要建立在对社会价值的觉知之上?笔者以为,互联网企业在实现利润的同时,应为社会创造活力,而非虹吸社会的活力;建立连接,而非竖立围墙;为人性带来发展,而非利用人性弱点。
20年前,支付宝原本就是为交易双方建立信任而生。蚂蚁在AI和数据要素技术上寻求的破局,还是为了将应用建立在当下社会的真实需求——更好服务用户、服务实体经济的数字化。
2023年以来,蚂蚁的科技、数字互联等业务成长迅速。蚂蚁不仅在“科技普惠”上找到新的价值落点,商业化和获客能力的增长也进一步凸显。
我们可以看到,蚂蚁的增长动力正在转变。不过,这场转变的收效,还要等待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