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合作”实为劳动关系?新业态劳动纠纷双方关系认定难,咋判断?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阅读量:1085 时间:2023-05-11
社群 HR社群

  原标题:名为“合作”实为劳动关系?新业态劳动纠纷双方关系认定难,咋判断?

  北京日报记者 徐慧瑶

  近日,北京顺义法院发布一份有关新业态劳动纠纷的调研,结果显示,新业态用工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数量最多,占半数以上。有时企业和劳动者签订所谓“合作协议”、“承揽协议”,实则双方可能成立事实劳动关系。

  记者了解到,新业态用工模式下,部分企业为规避用工责任,选择与劳动者签订名为承揽协议、合作协议等书面文件;部分平台以劳务派遣方式与劳动者建立关系;部分平台设立若干关联公司,分别负责合同订立、薪酬发放、劳动场所提供、劳动工具提供;还有的平台将业务层层转包……其法律关系更为错综复杂,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中也更有难度。

  2020年7月开始,劳动者程某与一家汽车公司签署了《道路救援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约定,程某应该遵守汽车公司的规章制度、奖惩规则,汽车公司还会对程某进行绩效考核,并据此分配订单、结算报酬,此外还规定公司每月30日前为程某支付“救援服务费”。之后,程某便开始以汽车公司的名义从事道路救援工作,程某收到的报酬有时来自于汽车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时来自于汽车公司的股东,有时来自于第三方代发机构。

  后来,程某在工作中猝死,程某的亲属要求确认程某与汽车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汽车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汽车公司则否认其与程某之间的劳动关系。

  法院经审理认为,汽车公司提交的《道路救援合作协议》可以体现双方并不是平等合作关系。纵观该协议内容,包含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信息、期限、劳动报酬计算方式及给付时间、工作内容等,且双方按此实际履行,故法院认为双方签订的协议已具备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综上,法院最终对程某与汽车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主张予以采信并确认。

  法官表示,如果劳动者对外以企业名义从事工作,企业及平台对劳动者的工作报酬进行监管与控制,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具有较强的人身隶属性,双方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要素,应认定成立劳动关系。此外,如名为承揽协议、合作协议等书面文件已经包含如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发放等《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此时合同已具有固定双方劳动权利义务的作用。

  顺义法院也在调研中建议,平台及企业应制定、修订用户注册注销账户、订单分配、计件单价、抽成比例、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优化平台算法,充分听取工会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将结果公示并告知劳动者。符合建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应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双方权利义务。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企业五险一金服务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薪资服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员工商保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2025就业趋势分析: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数据上就业到底怎么样?
2
济南:2024年养老保险基数调整补缴常见问题?
3
壹人事平台2024年9月社保缴费截止日
4
浙江2024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结算补缴操作指引来了!
5
壹人事员工学习常见问题解答汇总
6
一至四级工伤人员每人月伤残津贴增加156元
7
重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为家人代缴啦!一图“手把手”教你如何办理
8
肯德基涨价,鸡肉不背锅
9
壹人事平台2024年10月社保缴费截止日
10
关于公布2024年度四川省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具体标准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