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才趋势报告》:金融ESG平均薪资涨幅最高,超5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阅读量:913
时间:2023-04-11
翰德(Hudson)近日发布《2023年度翰德人才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发现,随着疫情扰动因素排除,我国经济稳步复苏,企业在经过第一季度的观望后信心逐步提振,推动招聘稳步升温,中高端需求尤为强劲,尤其体现在研发、销售、数字化等领域;与此同时,人才端的流动也变得更为活跃,尤以消费、新能源、制造业、信创等产业为甚。
从薪资涨幅来看,企业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2023年总体薪资涨幅仍待恢复,但热门赛道涨幅明显。在所有行业和岗位中,2023年领跑薪水涨幅榜的岗位依次为金融ESG(平均涨幅逾50%)、嵌入式开发(平均涨幅逾40%)、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均涨幅逾30%),以及芯片(平均涨幅逾25%)。
金融ESG何以获得最高涨薪幅度?
近年来,ESG2.0全面嵌入中国商业语境,战略地位推动ESG人才大热。ESG概念在中国的认知程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制定ESG策略,发布相关报告,推动ESG迈入2.0时代。
在ESG1.0时代,企业更多将ESG作为一种补充职能,作为资本做投资决策时的参考指标。而在ESG2.0时代,相关概念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如今不仅资本市场愈发看中企业的ESG表现,ESG也日益成为员工选择平台、客户选择产品的重要考量。
在此背景下,企业日益将ESG议题在战略高度有机融入企业的整体规划。据翰德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于志伟介绍,国内某头部基金投资公司便将ESG业务委员会的地位设置为与投资、风控、信息技术委员会等同,由最高层管理者牵头,直接向CEO汇报。
在金融领域,除了ESG相关的人才,由于海外资管在中国的加速布局,导致中后台人员紧缺,薪资涨幅也高于行业平均。2023年以来,共有施罗德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富达基金管理(中国)四家外商独资公募相继成立,随之而来的是对相应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合规监管人才。
新能源行业驶入快车道,嵌入式技术人才重新迎来关注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浪潮。当前,新能源行业具有市场集中度高、头部效应凸显的特征,随着市场体量逐步增大,越来越多玩家入局,总人才规模将持续扩增,“供需失衡,人才荒”或成为影响行业高质发展的重要担忧。
《报告》指出,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进程加快大背景下,嵌入式技术在新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中至关重要,曾经“被冷落”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开始重新成为“香饽饽”,变得日益紧俏,其薪资水平亦大幅提高,异地跳槽涨薪幅度甚至可高达100%。同时,俄乌冲突影响下的欧洲能源危机持续白热化,我国氢风光电能源设备产业的出海持续火热,业内有海外经验的销售售前售后人才持续抢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车企积极转型,造车新势力与科技互联网巨头也纷纷下场角力,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打造核心人才护城河成为企业获胜的关键。科技互联网巨头以及造车新势力相对缺乏汽车行业经验,因而需要有传统车企背景、真正“懂车”的候选人帮助它们增强对汽车技术和市场的理解和把握,而传统车企则希望大力吸纳具有互联网背景、具备用户思维的人才帮助它们增强数据处理、用户服务等能力。三者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持续升温。
灵活用工接受程度上升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为8900多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市场有望保持超20%的年均增速,在2024年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增至超过17000亿元。
除了规模扩大之外,灵活用工招聘的岗位也正从基础岗越来越多地拓展至更高阶的职位,企业比以往更普遍地以灵活用工的方式招聘中高端人才。《报告》调研发现,在中高端人才中,去年仅有43%的受访求职者接受灵活用工,而今年这一比例飙升至88%。
过去一年的疫情反复使企业对自身业务的灵活性与敏捷度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灵活用工成为愈来愈多企业降低人力成本、聚焦核心价值链的选择。《报告》调研数据显示,在2022年有57%的人无法接受灵活用工,但今年这一比例降低至12%。
职场人对工作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的更高要求,同样体现在办公模式上:科技和数字化的突破发展加快了对远程办公模式的尝试与实践。据调研,70%的候选人希望以远程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办公。同时,人才对于城市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心态更为开放,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或城市市中心。他们开始愿意考虑福建、海南等非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各地政府对于活力新城的打造与发展,显然对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加强。
从薪资涨幅来看,企业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2023年总体薪资涨幅仍待恢复,但热门赛道涨幅明显。在所有行业和岗位中,2023年领跑薪水涨幅榜的岗位依次为金融ESG(平均涨幅逾50%)、嵌入式开发(平均涨幅逾40%)、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均涨幅逾30%),以及芯片(平均涨幅逾25%)。
金融ESG何以获得最高涨薪幅度?
近年来,ESG2.0全面嵌入中国商业语境,战略地位推动ESG人才大热。ESG概念在中国的认知程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制定ESG策略,发布相关报告,推动ESG迈入2.0时代。
在ESG1.0时代,企业更多将ESG作为一种补充职能,作为资本做投资决策时的参考指标。而在ESG2.0时代,相关概念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如今不仅资本市场愈发看中企业的ESG表现,ESG也日益成为员工选择平台、客户选择产品的重要考量。
在此背景下,企业日益将ESG议题在战略高度有机融入企业的整体规划。据翰德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于志伟介绍,国内某头部基金投资公司便将ESG业务委员会的地位设置为与投资、风控、信息技术委员会等同,由最高层管理者牵头,直接向CEO汇报。
在金融领域,除了ESG相关的人才,由于海外资管在中国的加速布局,导致中后台人员紧缺,薪资涨幅也高于行业平均。2023年以来,共有施罗德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富达基金管理(中国)四家外商独资公募相继成立,随之而来的是对相应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合规监管人才。
新能源行业驶入快车道,嵌入式技术人才重新迎来关注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浪潮。当前,新能源行业具有市场集中度高、头部效应凸显的特征,随着市场体量逐步增大,越来越多玩家入局,总人才规模将持续扩增,“供需失衡,人才荒”或成为影响行业高质发展的重要担忧。
《报告》指出,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进程加快大背景下,嵌入式技术在新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中至关重要,曾经“被冷落”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开始重新成为“香饽饽”,变得日益紧俏,其薪资水平亦大幅提高,异地跳槽涨薪幅度甚至可高达100%。同时,俄乌冲突影响下的欧洲能源危机持续白热化,我国氢风光电能源设备产业的出海持续火热,业内有海外经验的销售售前售后人才持续抢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车企积极转型,造车新势力与科技互联网巨头也纷纷下场角力,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打造核心人才护城河成为企业获胜的关键。科技互联网巨头以及造车新势力相对缺乏汽车行业经验,因而需要有传统车企背景、真正“懂车”的候选人帮助它们增强对汽车技术和市场的理解和把握,而传统车企则希望大力吸纳具有互联网背景、具备用户思维的人才帮助它们增强数据处理、用户服务等能力。三者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持续升温。
灵活用工接受程度上升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为8900多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市场有望保持超20%的年均增速,在2024年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增至超过17000亿元。
除了规模扩大之外,灵活用工招聘的岗位也正从基础岗越来越多地拓展至更高阶的职位,企业比以往更普遍地以灵活用工的方式招聘中高端人才。《报告》调研发现,在中高端人才中,去年仅有43%的受访求职者接受灵活用工,而今年这一比例飙升至88%。
过去一年的疫情反复使企业对自身业务的灵活性与敏捷度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灵活用工成为愈来愈多企业降低人力成本、聚焦核心价值链的选择。《报告》调研数据显示,在2022年有57%的人无法接受灵活用工,但今年这一比例降低至12%。
职场人对工作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的更高要求,同样体现在办公模式上:科技和数字化的突破发展加快了对远程办公模式的尝试与实践。据调研,70%的候选人希望以远程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办公。同时,人才对于城市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心态更为开放,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或城市市中心。他们开始愿意考虑福建、海南等非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各地政府对于活力新城的打造与发展,显然对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