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尚未收回的合同款 劳动者是否有权获取提成?

来源:中工网 阅读量:50 时间:2025-02-07
社群 HR社群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员工工资包含底薪与业务提成,若员工中途离职,对于其离职时尚未收回的合同款,劳动者是否有权获取提成?

  个人原因离职,提成“泡汤”?

  案例:姜某任职于某科技公司。2024年9月,姜某因个人原因离职,并根据《公司奖励办法》提交了“其所负责的展览项目剩余2.62万元提成未支付”的申请报告,获公司审核批准。11月初,姜某向公司讨要回款已到账的提成被拒;公司表示《公司奖励办法》虽然规定提成是根据回款到账实际收入确定,但因姜某离职,后期项目运作不畅与合作单位存有官司,故姜某的提成不予发放。

  分析:姜某离职时根据《公司奖励办法》提交的提成发放标准申请报告已审核通过,获公司批准。而后期项目运作不畅惹上官司,是属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了风险理应公司自行担责,而不能变相转嫁给劳动者。况且审批报告中也未明确离职后有无须支付相应提成的相关声明,故公司理应履行支付已到账提成的义务。

  应收款未到账,提成“免谈”?

  案例:2019年,汤某就职某器械公司任销售总监,签了劳动合同,月薪为固定工资+业绩提成。2024年7月,公司精简人员,汤某被裁员。离职时,公司与汤某核准提成为1.7万元,本来说好次月发放,可公司以“应收款未全部到账”为由,提成拖至10月底也未发放。汤某便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提成1.7万元。经仲裁委裁定,公司支付了汤某提成1.7万元。

  分析:提成本身是劳动者应享受的劳动报酬,支付劳动报酬不应当附加额外的限制性条件,从而剥夺劳动者享受劳动报酬的权利。追讨应收款项,是用人单位的责任,不应将单位的经营风险变相转嫁给劳动者。为此,器械公司理应支付汤某1.7万元提成。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羊荣江 通讯员陈娟 唐学基)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企业社保代理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薪资代发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员工商保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2025就业趋势分析: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数据上就业到底怎么样?
2
济南:2024年养老保险基数调整补缴常见问题?
3
壹人事平台2024年9月社保缴费截止日
4
浙江2024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结算补缴操作指引来了!
5
壹人事员工学习常见问题解答汇总
6
一至四级工伤人员每人月伤残津贴增加156元
7
重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为家人代缴啦!一图“手把手”教你如何办理
8
深圳用人单位社保费申报缴纳操作指引——社保费申报缴纳(@深税小程序)
9
肯德基涨价,鸡肉不背锅
10
壹人事2024企业中秋福利方案,三大福利模式全面提升员工福利满意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