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副业造车,主业“小米卧底”
刚向保时捷、特斯拉“致敬”完的小米,转头就被智己“致敬”上了。
4月8日,智己第二款轿车L6预售发布,官方宣传的最大亮点为固态电池首次量产上车,全系配备灵蜥数字底盘。
智己L6预售价标准版不超过23万元,“光年”固态电池超强性能版不超过33万元,不仅价位区间与小米SU7基本重合,连营销手法都很类似。
只不过,智己这波炒作给自己招了一身黑,还反手救小米汽车口碑于水火。
01 智己小米三轮公关战
智己L6的新车发布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专门为小米办的。
发布会上,智己CEO刘涛也没藏着掖着,宣讲PPT直接做成两列表格,拿智己L6超强性能版与小米SU7 Max进行了全方位对比,从三电、零百加速、底盘,再到智能化、生态、内饰、外观、空间和车型的slogan。
更加戏剧化的是,看刘涛在发布会阴阳了“竞争队友”一晚上,观众们没想到“反转瓜”来得这么突然。
发布会结束一个多小时后,刘涛发微博称,“由于产品信息的调研结果有误,发布会上有一处信息错误。小米SU7跟智己L6一样,前后电机都使用SIC碳化硅模块。”
图/智己L6发布会将小米SU7参数误标
来源/智己L6发布会直播 新能源前瞻截图
随后,小米公司连发三条微博作出回应,对智己公司的抹黑与骚扰行为表示谴责,并表示不接受刘涛个人“轻描淡写的非正式道歉”。
智己的“失敬”,小米没有接,而是“杀己儆猴”,向所有竞争对手宣告,小米汽车“欢迎良性的竞争与切磋,强烈反对歪曲事实的造谣与抹黑”。
明明想“贴脸开大”,最后却黯然收尾,网友们都替刘涛尴尬。也有多位汽车业内人士认为,“智己拿国内的车型来对标,有失体面。”
02 20万元级固态电池车,可信吗?
不论低级的“标注失误”是否刻意为之,智己背后野心已昭然若揭——先借网络舆论让大众看见智己,再靠产品实力实现“路转粉”甚至“黑转粉”。
但智己L6车型最大的宣传亮点之一——配有业内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却被怀疑是拿半固态电池来套壳炒概念。
图/准900V超快充“光年”固态电池来源/智己汽车官网 新能源前瞻截图
争议首先来自固态电池的定义。
据悉,智己L6搭载的“光年”固态电池,采用行业首创的“干法固态电解质一体成型”工艺技术,但其技术本质是以固态电解质替代一部分液态电解质,进一步提升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达到官方宣传的1000km续航里程。
而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中表示,智己汽车所搭载的固态电池,实际为半固态电池,“还是使用电解液,在正常的概念中,固态电池就不应该再使用电解液。”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业务总监刘彦龙也认为,“目前说的固态电池,基本是半固态电池,制造工艺上与现有液态体系没有太大区别。”
此外,从电池成本上分析,智己L6“光年”固态电池版售价不超过33万,以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40%来计算,“光年”固态电池约为13万元。作为对比,蔚来ET7搭载的150kWh半固态电池,仅电池包成本就需约30万元。
显然,智己的固态电池成色值得商榷。
另外,针对当前固态电池耐用性、安全性的问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近日在《金融时报》采访中表示,“电动汽车固态电池距离商业化还有数年时间,这项技术还不够完善,缺乏耐用性,且仍然存在安全问题”,包括电池寿命短、电池在车祸中破裂导致的后果等。
在安全性以及电池寿命都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智己拿“固态电池”的概念炒作来粉饰自己,就是无关产品实力的借题发挥了。
03 谁为智己买单?
为什么将半固态说成固态?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蔚来的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路测,且已得到验证。再拿出半固态的概念,智己不会“一鸣惊人”。
这恰恰也在侧面说明,背靠上汽集团的智己,2024年需要放手一搏了。
有网友表示,“之前智己(LS6)最高峰一个月快卖一万辆车(2023年12月),但后来又萎了,听说是小问题出得多。”
也曾有智己车主向新能源前瞻透露,自己盲订了新车型的第一批车,但提车后发现“后备箱内有一处都没封上”,自己是被当成了“小白鼠”。
而上汽旗下另一纯电品牌飞凡,2月份销量仅有119台。
图/智己LS6(上)、飞凡(下)近一年销量数据来源/差评(上)、太平洋汽车官网(下)
3月,有上汽内部人士向媒体“RoboX”透露,整合进上汽的飞凡高阶智驾团队已被“团灭”,还未回归上汽的飞凡本部也将大规模裁员以及降薪。业内观点普遍认为,飞凡已经“名存实亡”,此举是上汽为保智己“断臂求生”。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上汽“太子”智己这次选择了“放脸一搏”,在4月推出L6,硬刚小米SU7——毕竟留给他们的试错机会已经无多。
4月9日,智己公布L6预售首日成绩单,23小时内预订突破1万台。从目前数据看来,智己确实达到了预期中的黑红效果。
但除热度以外,智己还要接收其他更重要的市场反馈。毕竟车企的尊严不可能随每一次新车上市而刷新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