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脱离险路
“新势力”中的佼佼者都是“造车派”,且纷纷建/购基地、拿资质(发改委、工信部),告别代工模式:
2020年5月19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2批)将“小鹏汽车”列新准入纯电动轿车生产企业;(生产基地位于广东肇庆)
2023年6月15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2批)将“北京理想汽车”列为新准入的纯电动(含增程)生产企业;(生产基地位于常州和北京顺义)
2023年12月8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8批)将“蔚来汽车科技”列为新准入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蔚来《2023年三季报》中披露:以31.6亿收购江淮资产包中的两个生产基地(位于合肥)。
而哪吒汽车运营主体合众汽车早在2018年就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生产资质。
小米一步到位——2024年7月获得纯电动车生产资质(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85批》)。
生产资质并不稀缺:理想汽车获得准入的那期公告(第372批)显示:
申请新产品准入汽车生产企业达615户!申报新能源车产品的有192户,其中纯电动156户、插电混动23户、燃料电池13户;
申请产品变更扩展的汽车企业有836户,汽车产品9255个!“卷“掉90%还嫌太多。
资质是个门槛,但对稍微有些实力的玩家而言,不是“造”或“不造”的依据。
#01华为是“不造”的杰出代表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下简称车BU)成立于2019年5月,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为主机厂提供智能驾驶、鸿蒙座舱等产品解决方案,并要做“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博世”。
直到《2022年报》,华为都明确强调车BU的这个定位。
2022年,采用智选车模式的问界系列交付超过7.5万辆。
2023年3月,华为内部再次发布“不造车决议”,据悉由任正非亲自签发,有效期五年。
2023年,智选车交付超过9万辆。
华为是“不造派”的杰出代表。
其实,百度的理念与华为相似,但业绩远不及华为彪炳且曾出现“大幅摇摆”——2021年1月,官宣以整车制造商身份进入汽车行业,吉利集团为战略合作伙伴。
#02车BU没有“自杀”
1)车BU的零星权威数据
华为在《2021年报》中首次披露车BU相关信息——2021年投资达到10亿美元,其中70%~80%用于研发(余承东透露)。也就是说,2021年研发投入约为50亿元(人民币),研发团队(5000人)人均占有100万。
《2022年报》披露,车BU收入20.77亿,自成立以来累计投入30亿美元。
《2023年报》披露收入47.37亿,自成立以来投入研发累计300亿;2023年主要成果是:交付部件300万套;发布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升级HarmonyOS 4;赋能7款战略合作车型。
综上所述,自成立至2023年末,华为车BU累计投入400亿(假设研发投入占75%)、其中研发投入300亿(2023年投入约150亿)。
2)“不造车”是条险路
不造车就得做乙方(供应商)。潜在甲方是比亚迪、特斯拉、传统燃油车企,还有新势力。
众所周知,华为与车企合作有三种模式:智选车模式(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HI模式(与北汽合作的极狐、与长安汽车合作的阿维塔)和零部件供应商模式。
“不造车“是条险路。因为要实现闭环,主要靠智选车业务。而智选车找甲方,要翻越两座大山:
首先,是甲方购买意愿。好比一家制鞋厂,没有别的顾客,指望非洲某部落产生穿鞋的意愿,肯定九死一生。
其次,是甲方的数量和质量。毋庸讳言,智选车业务的合作伙伴在燃油车时代混得都不太好。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很难算强强联合,否则与上汽、一汽的合作算什么?
在一次论坛上,余承东所说“今天李想和李斌都在这里,我相信他们都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传统车企中,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我们。”
其实,华为就是ICT (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博世。但智选车模式不是单纯售卖软硬件,而是要深度参与设计、制造、采购等所有流程,还要进入华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博世推出新产品,假如10家车企用得很成功,可以很快扩展到100家、1000家。
智选车模式有了成功案例(赛力斯),可以带动奇瑞、江淮、北汽积极合作,但更多的潜在甲方仍在观望者。
即便“四界”都获得成功,观望者都还会想 “华为能给多少家车企带来成功?第五家、第六家行吗?”
博世不需要帮客户卖车来自证遥遥领先,华为智选车不得不证明、再证明。
最能感受其中甘苦的余承东,言语间已有打退堂鼓的意味。在2023年汽车百人论坛上,他说:“我们想成为汽车领域另一个博世或大陆这样的供应商,但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个条件好像不太成立。”
3)车BU拖累华为
华为财大气粗,对车BU这点破费不在意?非也!
2022年,华为内部论坛,任正非撰文指出:
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
各业务部的奖金一定要拉开差距,不能创造价值的业务就是很低的资金甚至没有,逼这个业务自杀,把寒气传递下去!
2023年
华为研发费用1647亿,车BU约占9%;
华为营收7042亿,车BU仅占0.67%;
华为净利润869.5亿,车BU亏损约150亿(收入47亿,投入约200亿);
车BU亏损相当于华为净利润的17.2%;
剔除车BU业务,华为净利润率将提高2.2个百分点。
不知华为内部对智能车BU观感如何?车BU员工奖金与其他业务拉开多大距离?
2024年3月29日公布的《2023年报》没有了“供应商”这个定位,代之以“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要给自己“松绑”?非也!
在上述内网文章中,任正非说:
未来几年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应该缩减或关闭;做不好资源消耗巨大的业务不如关闭以后开放让别人去做。
五年都没有实现闭环,缺口越来越大。车BU虽说不会“自杀”,但“卷铺盖走人”、避免拖累整个集团是无奈的选择。
#03华为脱离“险路”
2023年11月25日,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要点如下:
第一、新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以上均为车BU业务,具体范围以最终交易文件为准)。
第二、华为将上述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资产、人员注入新公司(仅车BU研发人员就达7000人)。
第三、华为承诺“不从事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
第四、长安汽车拟出资获取新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40%。#据说不介入运营#
2024年1月16日,华为斥资10亿注册成立“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望”)。
最近,根据媒体从华为内部获得的消息——引望的组建和引入股东事宜是由任正非亲自决策和督办的;车BU目前也是等待状态。
今后华为不仅不造车,还剥离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
通过智选车模式成为像博世一样成功的供应商,是一条险路。华为让车Bu独立运营,以规避风险、聚焦主航道。
#04引望的当务之急
引望的当务之急是完成合资企业组建——股东注入资金、华为注入车BU业务。
2024年5月7日,长安汽车发布“关于《投资合作备忘录》进展的公告”称:
基本完成财务、法务、业务与技术尽职调查。当前,双方正就交易关键条款进行进一步协商;预计不晚于8月31日签订最终交易文件。
2024年7月29日,赛力斯发布《关于筹划对外投资的提示性公告》披露,拟投资深圳引望。
1)引望成立合资公司的两个要点
第一,智选车业务归属终端BG,如果华为保留此项业务是否与新公司存在竞争?这不仅是长安汽车、赛力斯股东关心的问题。得不到满意答复,证监会不会放行。
第二,引望的估值。长安汽车、赛力斯都是上市公司,前者大股东还是央企。引望估值可以是1000亿、2000亿、3000亿,但要有依据、有华为的业绩承诺。
比方说,按未来3年平均净利润的10倍给1000亿估值,那华为要承诺引望2025、2026、2027年平均净利润达到100亿。比如2025年50亿、2026年100亿、2027年150亿。
长安汽车、赛力斯不是孙正义,没有业绩承诺不会投出真金白银。
万一没有完成承诺,华为可用引望股权对引望投资人进行补偿。
还有一星期,引望合资可见分晓。
2)想方设法搞钱
2023年,华为车BU研发投入仅150亿,而比亚迪接近400亿、特斯拉280亿(人民币)。华为的ICT领域的牛X技术是钱堆出来的,车BU研发投入本就不足,还被任总要求压缩。
车BU转战引望之后,每年研发投入至少200亿,才能勉强留在牌桌上。
华为停止输血,引望要自己挣出200亿研发经费,还要争取完成业绩承诺(比如2025年净利润50亿),引望要想方设法搞钱。
假如2025年,引望研发投入200亿、净利润50亿,营收要达到317亿(研发投入占总成本、费用的75%)。据悉2024年H1,车BU收入已达100亿。2025年达到300亿还是有希望的。
*以上分析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