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蘑菇定律”看如何管理新员工
之前,网上盛传一个故事:
华为有一个刚入职的新员工,对工作充满激情,非常努力上进,而且有一双观察入微的眼睛和一颗细腻、擅长分析的心。
在工作中,他发现了很多战略和管理上的问题,忧心忡忡。
于是,他非常认真负责地给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谈自己对华为经营战略的看法和建议。
任正非“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而,拒绝了他的建议)。
批复道:“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去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大跌眼镜:任正非怎么可以这样啊?人家一片好心提建议,华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好,干吗要说人家“精神病”呢?
但会这么做的人,何止是任正非。
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刚进入公司三年的员工,不要谈战略,先把战术做好,再考虑战略的问题,谁跟我谈战略,我开除谁。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涉及对新员工,特别是基层新员工,尤其是年轻的基层新员工,比如大学生的管理和培养问题。
当代大学生员工处于一个特定阶段:
第一,能力不足、经验缺乏;
第二,充满激情、自视很高,俗称“眼高手低”。
但是,“眼高手低”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几乎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员工,暂时还不堪重用,只能做些简单、重复的事。
但又因为只做这些简单、重复的事,他们的自信心甚至激情都受到严重打击。
他们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怀才不遇,金光被沙子掩埋了,像蘑菇一样没人管、没人问。
有人把年轻基层新员工的这种状态,叫作“磨菇定律”。
“蘑菇定律”这个词,是源于一批年轻的程序员:他们整日整夜缩在办公室的角落里写程序,经常自嘲像蘑菇一样生活。
后来,蘑菇定律就特指年轻的基层新员工被置于没人注意的角落,不受重视,打杂、跑服、受到苛责,像蘑菇一样一一在阴暗处静静生长,没人关注,有时甚至还难逃被浇上“大粪”的厄运。
但是,这是蘑菇生长的一个必经过程。
员工也一样,成长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这个过程甚至是新员工训练能力、磨炼态度的一笔财富。
那么,对于这个阶段的员工,管理者应该如何培养呢?
1. 用“蘑菇”的思维思考。
你一定听过与这个类似的故事:
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
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
心理医生想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
病人很奇怪的问:你是谁呀?
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
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走来走去?
医生回答说:蘑菇当然可以走来走去啦!病人觉得有道理,就也站起来走走。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了一个汉堡开始吃。
病人又问: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吃东西?
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啦。
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
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病人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通过这个故事,腾讯提炼出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蘑菇思维。
腾讯副总裁姚晓光将这种思维形容为:一种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机制。
而对于管理者来说,“蘑菇思维”即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
运用“蘑菇思维”,有这样两点好处:
①缩短与员工之间距离。
管理学上有个“金鱼缸法则”: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加自己工作的透明度,缩短管理者与员工的空间距离,最终达到与员工融为一体。
这是一种比喻,也就是极高透明度的民主管理模式。
而管理者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能够及时把握员工的行为细节和心理感受,了解员工对公司发展战略的想法、对自身发展的要求。
②改善沟通效果
换位思考,使用“蘑菇思维”,这种沟通方式会带来不一样的沟通效果。
比如,员工每天加班,工作很辛苦的时候,发牢骚说:“最近工作好累啊。”
如果管理者回答说:“工作本来就要吃苦,你要克服不良心态。”这样的话机会让人听了不高兴,员工也会越来越不愿与管理者沟通。
相反,如果管理者说:“最近是挺辛苦的,不要熬夜了,早点回去好好休息吧。”员工立马产生不一样的反应,更有助于拉近距离,改善沟通效果。
因此,对于这些陷入“蘑菇定律”的年轻新员工,管理者也要把自己变成一只蘑菇,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其转变思维方式。
2.让其做务实的事情。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
任正非和马云那么说,也许伤人,但说的却是实情。
人人似乎都能谈战略。
每个在运动会上卖过零食的同学,都觉得自己有商人的基因;
每个学生会干部,都觉得自己洞悉管理之道;
每个打过《魔兽争霸》的电子竞技爱好者,都觉得自己胸怀宏大战略;
每个失恋过的人,都觉得自己看透了人性。
但其实,战略看似简单,却是基于对商业逻辑的透彻理解和对企业状态的深刻洞察,做出的一个个艰难选择。
真正懂战略的人,都不敢随便指点江山,因为他知道每个看似愚蠢的决定背后,都是无数复杂的平衡。
所以,对于年轻的新员工,管理者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关怀温暖和鼓励,但要尽量培养他们从简单、务实的事情做起,贴发票、复印文件、装订商业计划书、写会议纪要等,对他们严格要求,促进他们快速成长。
3.给足够的养分。
不能把新员工扔在一个角落,管理者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养分,他们才能真正地成长。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大量招募“管理培训生”,以培养有潜力的“蘑菇”。
这种管理制度有两个要点:选择合适的“蘑菇”和有计划的轮岗培训
什么叫合适的“蘑菇”?
每个公司标准不同。
但通常来说,首先是符合公司的价值观,正直、有激情;其次是做事主动、积极,有事业心;之后是从能力上说,有快速学习、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等。
选出“蘑菇”后,密集地安排1~2年的轮岗培训。
最好的培训是在职培训。
在不同部门做最基层的工作,非常有助于他们提升综合能力,也有助于公司选拔好“蘑菇”。
培训后,即使有些“蘑菇”天折了,但能活下来的都是好“蘑菇”,可以摘下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文章内容来源深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