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调整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发放标准
近日,广东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调整2024年度我省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发放标准的通知》(简称《通知》),确定了2024年省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额度,调整后广东省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三项长期待遇,人均标准仍然位居全国前列。
生活护理费区分两类人员予以分别调整
《通知》规定,伤残津贴按照定额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整。2023年12月31日前享受一级至四级伤残津贴且2024年1月1日后仍符合继续享受条件的人员,其一级至四级伤残津贴分别每月加发70元、65元、60元、55元。经定额加发调整后,其伤残津贴仍低于“托底线”5004元/月的,按照5004元的标准发放;2024年内首次享受一级至四级伤残津贴人员也执行“托底线”标准,核定的伤残津贴低于5004元/月的,自首次享受之月起调整按5004元标准发放。
生活护理费区分为两类人员予以分别调整,即:普遍调整办法和特定人员调整办法,适用于2023年12月31日前享受生活护理费且2024年1月1日后仍符合继续享受条件的人员。
普遍调整办法区分两类地区分别调整:一类地区是2023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广州、深圳、珠海及省本级(执行广州市参数),其2024年度一级至四级生活护理费标准调整至2023年该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50%、40%、30%比例发放,其中,广州、深圳、珠海的计发基数分别按13193元、14553元、11156元计算。另一类地区是2023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其他地市,统一按照2023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即计发基数按11121元计算)调整发放。在2024年度内首次享受生活护理费的人员,也按照上述标准予以调整发放。
特定人员调整办法:按照普遍调整办法调整的生活护理费标准低于其调整前享受标准降低的人员,作为特定人员暂不按普遍调整办法进行调整,改为在其原享受标准基础上一级至四级生活护理费分别加发70元/月、65元/月、60元/月、55元/月,确保每名生活护理费享受人员标准均有提高。
五级至六级伤残津贴标准可参考《通知》调整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定额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整。2023年12月31日前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且2024年1月1日后仍符合继续享受条件的人员,每人每月定额加发10元,但如属于工亡职工配偶、孤寡老人或孤儿的则每人每月加发20元,属于工亡职工配偶且是孤寡老人的则每人每月加发30元。
以2024年所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该市有多个标准的按就高原则确定)作为供养亲属抚恤金“托底线”标准。如果经定额调整后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仍低于所在市“托底线”标准的,按照“托底线”标准发放。2024年度内首次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人员也执行上述“托底线”标准予以托底调整。
至于五级至六级伤残津贴的标准调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五至六级伤残职工,如不能安排适当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为了切实保障此类工伤人员基本生活,《通知》规定,五级至六级工伤伤残人员于2023年12月31日前已享受且2024年1月1日起仍继续享受伤残津贴的,其用人单位可以参照《通知》相关办法予以调整发放标准(五级、六级伤残津贴调整额可参照分别不低于50元/月、45元/月的标准)。
此外,对享受基本养老金低于原伤残津贴标准的2024年应补差额的具体计算,以按照《通知》规定调整后的同等情形应发伤残津贴标准减去其同期调整后的实际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计算。比如,某原享受四级伤残津贴的工伤人员已办理养老退休手续、停发了伤残津贴待遇,其2024年调整后的领取基本养老金为5000元/月,如按照本通知调整的伤残津贴应发为6000元/月,那么,2024年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为1000元/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