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将至?专家:年轻人上升“通道”变窄但会更加丰富多样

文/杨菲
2月10日,在《中国经营报》触角“养老新观察”系列节目直播中,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李佳表示:“对于20~30岁的年轻人,最重要的财富积累是提升自我,一方面去‘内卷’,另一方面寻找新的人生可能。在今天的社会,虽然传统的上升通道变窄了,但新的上升通道更加丰富多样。”
日前,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2025年实施,在2055年前后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的五个原因
对于延迟退休的原因,李佳表示,是由五个“越来越”造成的。“一是寿命越来越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接近80岁,这就为延迟退休提供了可能性。如果预期寿命在60余岁,就不可能再搞延迟退休。二是就业越来越晚。七普表明,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普遍增多,这就必然带来就业延迟。三是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就业越来越晚,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时间必然变短。四是养老金的压力越来越大。从社会层面看,交钱的人少了,领钱的人多了。从个人层面看,赚养老金的时间短了,花养老金的时间长了。这两者都是养老金入不敷出的表现。五是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达峰后持续减少,2018年已跌破9亿人,2050年后还会继续下降到8亿甚至7亿人以下。”
基于这五点,使实施延迟退休既有了可能性,也有了必要性。
延迟退休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李佳表示,积极的方面表现为,一是社保基金的压力减轻了。二是老龄群体可以有更长的社会参与。有研究表明,人的社会参与越长,健康就越好,寿命也越长。三是可以有更长的时间为自己的老龄生活做准备,多赚一些养老金。
“消极的方面表现为,延迟退休会带来巨大的冲击。社保制度是一个关系到全社会所有人的根本性制度,每一点变动都会产生很强的回馈。而且,延迟退休还可能加剧代际矛盾。为什么日本很多年轻人不交社保?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的养老买单。实际上,社会保障体系是靠全社会所有人一起来支撑的,不是哪一代人,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李佳说。
“另外,从西方的实践来看,延迟退休并没有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越延越晚。因为延迟退休是对现有政策的‘修修补补’,无法适应‘涉及根本’的人口结构转变。同时,西方国家是先富后老,我们是未富先老,我们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冲击会更加的强烈。”李佳进一步表示。
个人养老金制度追求低风险、长时间
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始启动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2〕7号)》,人社部等三部门办公厅联合公布了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名单,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据李佳介绍,个人养老金主要有保险、储蓄、基金和理财等四大类产品。保险类产品基本主体是保险公司,从开始落地到现在不断增加。最初有6家保险公司共7个产品,现在已增至13个产品;储蓄类产品发展迅猛,一开始为零,现在已有400余个产品。基本上各家银行都推出了储蓄类个人养老金产品。问题是数量虽然多,但是较为类似。基金类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反而略有减少,说明国家对个人养老金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非常注重避免风险。理财类产品一直都没有出现。这些情况意味着,个人养老金一直追求的是低风险、长时间。这与国家的初衷是相同的,尽量通过长时间来实现资产增长,监管很严,非常重视避免风险。
对于四类产品接下来的展望,李佳表示:“储蓄类产品目前量很大,主要在于怎么去选择。第二个保险类的产品应该会更加丰富。以往的保险类产品大部分是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但是现在应该有中国式的、符合中国情况的保险出现。这其实是保险公司最大的机遇。基金和理财类产品需要进一步补齐,想实现养老金的充足,离不开高回报。这就需要在基金和理财里面,认认真真地设计出低风险、高回报的产品。”
40岁开始为老龄期做准备
针对未来年轻人上升通道或将变窄的趋势,李佳表示,狭义上讲上升通道确实在变窄,但是要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上升通道正在更加丰富多样。
“传统的上升通道只有几种,如毕业后进入部门或企业,按部就班地熬资历,从底层逐渐进入中层。但现在有的年轻人毕业后没有传统的就业,而是投身于自己喜欢的项目或社会组织中,当具有相当的能力后再进入企业,直接就是中层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一定是更加丰富多样的,我们会有更多的通道。面对加速的时代,很多人会出现延迟反应,如就业的延迟、婚姻的延迟。但长寿还会带来死亡的延迟。因此不要过于焦虑,要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所有做的事情都会是新的铺垫,都会打开一个新的通道。因为社会发展,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之路来做不同的事情。”李佳表示。
在财富积累的准备方面,李佳表示,对于西方国家来讲,比如日本,是从50岁开始为自己的老龄期做准备,但是他们多是65岁退休,另外经济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在国内,建议大家能从40岁开始做准备,从40岁要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身体,健康财富是第一。到40岁的时候应该盘点一下自己的身体,因为40岁的时候很多身体健康的问题是可逆的,到50岁之后就很难逆转了。其次才是财富问题、养老金储备等。
“对20~30岁的人群来说,他们最大的财富其实是如何提高自我。跟不确定性共舞的关键就是自我的不断提升。一方面是去‘内卷’,另一方面是寻找新的人生道路。面对一个更加长寿的人生,年轻人不必过于焦虑,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而是尽可能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爱做的事,通过日积月累来实现自我提升。无论是做什么事,从喜欢到入门,至少都需要3年的时间。过于着急反而会增加焦虑。”李佳表示。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