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专家:落地要更加人性化,平稳过渡

来源:健康时报 阅读量:891 时间:2023-02-24
社群 HR社群

  近日,“渐进式延迟退休”话题,引发讨论与关注。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有现实基础,但在落地过程中,一定要充满着人文关怀,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平稳过渡,对社会的影响越小越好。”2月9日,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是符合现实的

  原新告诉记者,“在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水平提高的多重因素下,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是合适的。”

  当前我国的退休年龄还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的规定,即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原新解释:“关于该办法,1978年之后相继出台了多项特殊规定,虽然有补充完善,但基本上变化不大。”

  “然而,目前我国人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已经由197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63.2岁,提高到2021年的我国人均寿命的78.2岁。”原新告诉记者,在平均寿命延长的过程中,出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没有变化,但是退休预期寿命却大幅度的延长,这说明在寿命延长的过程中,退休年龄也可以适延长。

  “此外,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的提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在推迟。1982年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15岁以上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5.3年,2020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平均受教育年限是9.9年。这就意味着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推迟了近5年。”原新解释,此外,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也得到提高,尤其是60-69岁的低龄老人,健康和基本健康占92.9%,不健康但生活可以自理占6.1%,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仅占1%。

  原新进一步补充到:“在寿命延长和退休余寿延长的背景下,教育大幅度改善推后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而劳动者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年龄长期维持不变,无形中缩短的全生命周期中生产性时长,增加了退休生活时长,也就是缩短了缴纳养老保障金的时长,增加了领取养老保障金的时长。所以,要想办法把寿命延长的部分尽量转移到创造财富的生产性年龄段,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实施延迟退休要充满人文关怀,平稳过渡

  在原新看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更加人性化,要有温度!

  原新提出,首先要渐进式,年龄一点点往后推迟,减少对社会的冲击,减轻对劳动者的影响,比如1963年出生的人员,今年60岁该退休,可以适当延迟两三个月退休,逐年按月增加的平稳过渡。如果一次性延长一年或两年,大家可能不太愿意接受。实施渐进式的退休方案,满足公众的接受度。

  其次,在延迟退休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弹性”和“灵活性”。比如在法定退休年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灵活性,让就业者根据自身需要适当选择或早或晚退休,给予劳动者自主选择退休年龄的权力,例如,如果家里有事或者需要帮忙带孩子等原因,根据家庭的需要或者就业单位的情况,就可以选择退休;如果身体许可,单位也需要,可以晚于退休年龄退休,在在养老金上可以适当的“早扣晚奖”;再比如到达一定年龄后,让工作时间更有弹性,根据工作性质,不需要朝九晚五,工作时间可以晚一个小时上班、早一个小时下班,工资也可以实时调整,也可以实行非全时工作,还可以实行工作地点的灵活,不一定非要到场工作,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便利,让整个延迟退休灵活起来。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工种应该具有特殊的退休政策,比如高温、高冷、高寒、高风险井下、辐射相关工作,应该让早点退休。

壹人事目前可提供社保账户托管电子工资条节日福利员工花名册智能入职积分福利员工学习移动考勤员工体检等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咨询壹人事“在线客服”或致电400-189-1900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官网顶部【注册】,体验壹人事的各项产品。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热门HR资料下载

热门HR资料下载

更多 >
热门总榜

热门总榜

换一换
1
2025就业趋势分析: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数据上就业到底怎么样?
2
济南:2024年养老保险基数调整补缴常见问题?
3
浙江2024年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结算补缴操作指引来了!
4
深圳:2025年医保门诊统筹报销额度有提高!
5
壹人事员工学习常见问题解答汇总
6
肯德基涨价,鸡肉不背锅
7
深圳社保新规!2024年7月起不再自动扣费,需自行申报缴费!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8
东莞:2025年1月起,医保缴费基数有调整
9
壹人事平台2024年12月社保缴费截止日
10
员工受指派参加其他公司团建受伤算工伤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