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印花税
核心观点
市场对港股提升印花税反应剧烈,一是交易成本上升将打击短线交易的南下资金和电子程式化做市商的积极性,降低整体流动性,而对长期资金影响有限;二是港股从无提升印花税的先例,对市场的冲击也无历史参考,更多的是对信心的冲击。市场需要一定时间消化,而相信港股依然有望保持活跃度和吸引力。
美国证监会下调费率与香港的机制截然不同,而通过加税来调节贫富差距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全球大趋势。
通胀预期抬升,结构性的风格切换使得科技股回调压力增大。推荐K型反转下的“哑铃策略”。
正文
近期,美债收益率飙升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尽管周二和周三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频频为通胀风险降温、强调宽松政策不变,对美股起到了短暂的“托市”作用。但随着美债长端收益率再度急升,美股特别是纳斯达克仍然承压。
开年以来涨势强劲的港股也难逃美债收益率的冲击。而且,在周三盘间,香港财长陈茂波在发布的最新财政预算案当中,决定提交法案将股票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买卖双方各付0.1%,上调至0.13%。该消息更是加剧了恒指的下挫,跌幅接近千点,失守三万点。其中,港交所股价应声断崖式下跌,日内跌幅一度超过12%,到下午收盘时收窄至9%以内。该消息也“吓跑”了北水,昨天南下资金净卖出量达到近200亿港元,为港股通创立以来新高。
可见,市场对该消息还是非常意外的,但关注我们Morning Call和诺亚第一时间的朋友们,对此政策应早有心理准备。我们早在1月中旬就指出,香港的自由党等建制派已在提议政府提高股票印花税、博彩税、汽车首次登记税、并研究引入物业资产增值税。2月初我们在《散户抱团和监管应对》一文中又补充道,香港最大建制政党建议开征物业增值税和遗产税。我们认为,在这些提议中,提高股票印花税是最可能被采纳的。
如今该消息正式宣布,该如何看待交易成本上升对港股后市的影响?而美股下调费率的消息又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在近期股市的波动中做好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这些问题。
提升印花税对市场的影响
市场对港股印花税的提升反应如此剧烈,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成本的提升对交易形成利空;二是港股从无提升股票印花税的先例,对市场的冲击也无历史参考。
此次股票印花税的幅度是什么概念呢?以购买一手港股腾讯(00700.hk)为例,假设股价是700港币,买一手也就是100股、价值7万港币,目前买卖双方需要各承担的股票印花税率是0.1%,也就是各付70港币,之后若立法通过提升至0.13%之后,则需要各付91港币。也就是说,买卖一手腾讯,双方各需多付约21港币。
除了印花税,买卖港股还需要支付交易征费(万分之0.27)、联交所交易费(万分之0.5)等费用,而经纪佣金和股份交收费在各券商有所不同。总体上,交易价值一万港币的港股,手续费大致在几十到一百港币左右。
从全球来看,港股的印花税不算最高,例如英国股票买方需要支付0.5%的印花税。而相对A股来说,港股印花税是较高的。当然,也有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早已取消了股票印花税。
此次印花税提升30%,短期对港股是有实际冲击的。交易成本的上升将打击短线交易的南下资金和电子程式化做市商的积极性,降低整体流动性。而对于长期资金和交易频次较低的投资者,所增加的交易成本对投资决策影响是有限的。因此,加印花税更多的还是冲击信心的问题,市场需要一定时间消化。
市场反应剧烈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港交所第一次提高该税率。从93年以来,港股印花税率经过三次下调,从0.15%下降到0.1%,而过往印花税的调整并未改变港股的整体走势。这次是首次提升了印花税,其影响没有历史经验可循,市场还是比较谨慎。
提升印花税所反映出的趋势
既然会冲击市场,那港府为什么还是做了这个决定呢?简答来说就是香港政府缺钱了,加税可以增加政府收入。疫情之前受到地价支撑,香港财政处于盈余状态长达十五年之久,财政储备达万亿,财政实力在全球位于前列。而在过去一年,港府为应对疫情以及纾困而大幅增加开支,加上将要推行的称作“明日大屿”的填海计划总投资至少要6000多亿港币,导致未来多年将连续出现赤字。
股票交易印花税是政府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约占5%左右。近几年该收入约300多亿,提升30%就是增加100多亿。这100亿究竟有多大帮助呢?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对比:今年为了给企业减负,港府将减免企业利得税、商业物业差饷和商业登记税,收入将因此分别减少10.5亿、34亿和30亿;为了给市民减负,将宽减薪俸税和住宅物业差饷,政府收入将分别减少114亿和116亿。所以这100多亿新增的印花税也是杯水车薪。这背后可以看出,港府对于加税还是在通盘考虑,小心推敲,谨慎推进的,仅采纳了影响最为温和的股票印花税,而不会去采取杀伤力非常大的资本利得税等税种。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通过加税来调节贫富差距并增加政府收入,是全球的大趋势。在贫富差距加大、民粹升温、疫情冲击的环境中,全球很多政府可能不得不考虑应对该问题。拜登竞选的核心政治主张也是对富人和大企业加税,只是现在还没有启动。而为了应对疫情,各国的财政赤字达到历史新高,加税也有助于拓展财政来源。接下来是否有更多国家和地区进行效仿、来提升股票印花税等税项,值得我们关注。
有人会说,美国并没有加税、反而在降税,主要是因为昨晚一则新闻广泛传播,说美国证监会规费将从2月25日开始调低。这则消息被拿来与同日港股印花税的上升做鲜明对比。事实是,美国证监会并非在昨天发布的该消息,而是在1月15日已经宣布了调低本财年的费率(feerate)。它与香港印花税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美国证监会每年都会审视和调整该费率,以保证收到的年度总交易费用收入大致稳定。由于去年开始市场交易量大,因此决定下调今年的费率。可见,该消息并不能被拿来证明美国开始了降税趋势。
除了关注印花税,港府此次的财政预算案当中也提出了对个人的补助(包括每人五千港币购物券)、为小企业提供帮助、支持就业的计划等,大体方向与拜登的财政纾困方案相似,将有助于推升私人消费、帮助受疫情冲击的行业和个人。
同时,此次财政预算案也提出了关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方案,包括电动车税务宽减、充电桩建设等,预计将会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应对后市的策略
回到股票市场,在周三港股印花税消息之前,美股和港股已经处于承压状态,科技等板块有显著回调。究其主要原因是受到通胀预期急速升温、以及监管的一些表态的冲击,市场情绪发生转变,总体比较紧张。而我们已经在上周五对通胀预期以及市场影响做了预警(详见《当下市场为何格外关注通胀风险?》)。
同时,在通胀和经济复苏预期下,市场出现结构性的风格切换,资金从此前领涨的科技板块轮动到金融等其他板块,导致科技股回调压力增大,近期美国纳斯达克、港股科技股、国内新经济股下跌基本上都是这个逻辑。另外,我们看到特斯拉股价受到比特币价格波动以及盈利不佳的拖累而下跌更为显著。
关于后市发展,我们认为长端收益率的抬升将继续造成市场波动,但只要宽松货币政策没有超预期收紧、实际通胀率还处于低位,就还不足以终结美股和港股牛市。尽管部分资产的确存在所谓“泡沫”,但技术指标上看,港股和美股仍在合理买卖区间。我们还是需要回到K型反转的逻辑,建议大家继续“哑铃策略”,也就是一端配置受益于商业模式转变的医药和科技等成长股,一端配置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价值、周期和小盘股,特别是以大中华和亚太市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持一点耐心。
一个有趣的角度是,昨天也是港交所发布业绩的日子。去年港交所收入大涨了18%,净利润更是增长23%之多,均创下历史记录。我们可以想见,尽管港交所对印花税上调表示“感到失望”,但相信港交所还是非常有底气的,例如已有的科技股等稀缺标的、即将迎来的大批中概股回归、以及正在检视的第二上市制度等,应当足以保证港股市场的活跃度和吸引力。
免责声明: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亦不构成向任何人作出任何要约或要约邀请,亦非投资建议。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涉及风险,诺亚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